政务公开 > 平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平昌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的报告

2020-05-13 14:13

(2020年5月9日在平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平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余定军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82.68亿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0.1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5.56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7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亿元,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6亿元,同口径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44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170元,增长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84%,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一)脱贫摘帽目标顺利实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集中打好增收致富、安全住房、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乡村治理“五大关键战”,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扶持措施。摘帽验收通过省检。完成年度32个贫困村、24495人年度减贫任务,全县14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56 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县脱贫“摘帽”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攻坚补短聚力推进。全年完成易地搬迁安置954户、农村危房改造25034户,农村安全住房问题全面得到解决;粉壁至驷马等12条县乡道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村组公路1200公里;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新(改、扩)建元山、镇龙、凤凰等七大骨干供水工程,农村饮水难问题彻底解决。协作帮扶成效显著。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到边到底的帮扶体系,精准选派贫困户帮扶干部16700人,统筹推进“五个一”帮扶、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产业扶贫和19个专项扶贫,支持38707户贫困户种植蔬菜、水果、花椒等7万亩,养殖小家禽100万羽,实现户均增收600余元;落地青田-平昌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15个,到位帮扶资金3770万元。

(二)项目投资活力持续迸发。始终把抓项目工作作为促发展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积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57个市县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10亿元,占年度计划105.4%。其中4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1亿元,占年度计划106.5%。成功争取投资35.56亿元的江家口水库,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开工;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阳光中心城等28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龙熙白衣度假村、同昌名邸商业综合体等16个续建项目快速推进;江口镇至白衣旅游扶贫公路、平面磨床生产等139个市县重点项目竣工投用;镇广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初步设计;黄滩坝医疗科技产业园B区建设项目入围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民间投资持续攀升。全年新增入库项目100个,入库总投资167.5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10.97亿元,同比增长46.4%,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3.8%。资金争取大幅增加。全年累计争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无偿补助资金项目172个,到位资金2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33%;推送至国家发改委专项债项目8个,成功发行金宝新区停车场、医养康养建设等项目4个,发行专项债3.89亿元。项目储备成效明显。全年包装储备翡翠天下商业综合体、养老服务体系及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148个,概算总投资563.9亿元,累计开工储备项目94个,概算总投资232.3亿元,开工转化率63.5%。编制拟纳入“十四五”国省重大项目124个,概算总投资2127亿元。

(三)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持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质效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6.5:35.9:47.6。绿色农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三大转变”,切实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成功获批“天府菜油”示范县建设项目。全县花椒、茶叶种植面积分别突破35万亩、20万亩;先后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厂70余家,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秦巴云顶、巴灵雀舌等品牌茶叶获国际大奖;“平昌青花椒”“江口青鳙”入围2019年全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名单;成功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113个、家庭农场26个、新型职业农民520人,成功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工业投资提速增效。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平昌县经开区获批省级经开区,“一区三园”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竣工工业项目5个,储备工业项目11个。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04.4亿元,增长3.3%。光翼摩托与江西昌河汽车实现战略合作,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一期即将建成投产,江口醇酒业集团股权重组积极推进;建成花椒食品集中加工区和全国首家青花椒交易中心,大众创业园建成投入使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双创园正式开园;同凯能源引资重组实现股权混改,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远鸿小角楼、江口醇获评川酒“十朵小金花”;秦巴云顶、勇红食品等13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中小企业名单。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全年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3家、规上服务企业9家,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10.1%、9.7%、11.5%、12.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江口醇、小角楼、平昌青花椒等特色农产品亮相第二届侨博会;成功举办四川生态旅游节分会场、青花椒采摘旅游节、首届桃花节等节赛活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和白衣古镇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有序推进;大石童话小镇等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隆重推出“赶场”“党建”直通车等精品旅游线路,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平昌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典型发展案例,南天门、白衣古镇、佛头山上榜全省旅游景区满意度50强,刘伯坚纪念馆入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6.65亿元,同比增长22.27%。电商物流快速发展,开通物流中长线9条,新增电商服务站点56个;成功孵化电商企业2家,培育入园电商企业6家,全年园区总产值实现15亿元。

(四)城乡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围绕“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增县城建成区0.25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38.62%,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成功创建。新区建设全面提速。金宝新区“六大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品天下、邦泰天誉等商贸综合体有序推进,平昌中学金宝校区、西南大学第三实验学校二期招生入学,平昌-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建成运营,医疗、教育、商贸等产业持续入驻,金宝新区吸附力带动力不断彰显。老城改造加快推进。新平街人行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老街商贸园逐步形成,春光苑步行街三期有序推进,滨河休闲绿廊打造持续推进,龙潭溪湿地公园海绵化试点建设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老旧小区、城乡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启动改造棚户区2396户,增设老旧住宅小区电梯20部,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新改建城市公厕3座。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科学编制《平昌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印发《“美丽平昌 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9-2020年)》,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新建中心村5个,聚居点30个;创建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9个,建成“美丽四川 宜居乡村”达标村163个;土兴镇建设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镇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鹿鸣镇被列为省级产业强镇重点建设;白衣白衣庵、板庙大石、土兴华山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五)改革开放成效丰硕显著。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115.6万亩,颁证18.26万本;全县547个村(居)清理资产36亿元,528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建立,规范流转农村土地2.2万亩,土地经营权全面放活。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远鸿小角楼、港华燃气等11家企业上榜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云台、龙岗、白衣等7个乡镇获评“信用乡镇”,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华文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荣获全省首届“诚信民营企业”称号;简政放权力度持续加大,“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四办”事项不断深化;营商环境“好差评”制度全面建立。全域开放步伐强劲有力。聚焦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深入北京、重庆、浙江等地洽谈意向性投资项目50余个,全年签约引进天津亿联、陈麻花食品等重大产业项目14个。全县实施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17个,到位资金96.14亿元。持续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年成功回引返乡创业人员485人,创办经济实体122家,实现投资2.5亿元,带动吸纳就业人口2.7万人;平昌获评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家评估通过。

(六)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统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保障工程均衡发展,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9亿元,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教科文体事业取得突破。新(改)建教学辅助用房5.6万平方米、周转房129套、公办幼儿园7所,学校硬件建设持续完善,持续化解大班额61个;公共体育场所及社会小区体育场地实施免费对外开放或低收费政策;特色文化产品“伴手礼”成功面世,翻山饺子上榜国家“非遗”保护名单;东城物流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秦巴云顶茶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备案“星创天地”名单;元石黄梅、兰草长岭等5个村获评全省“文化扶贫示范村”。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疾控机构;建成地名卫生院8个,创建爱婴医院10个,荣获“巴中知名医院”2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复审通过;全县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在金宝新区试点见效;全县6个乡镇63个村(社区)获评全省卫生乡镇和卫生村(社区),92家单位分获健康单位、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和健康企业。民生保障不断完善。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5个,完成养老院适老化改造7所,巴灵台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西兴皇山康养中心、君绿康养服务中心入选全省森林康养基地。推动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完成镇龙卧龙、云台洗滩等11个农村社区试点示范建设。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8.6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4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财政代缴参保率100%。全县城乡低保户34402户82209人,年度累计发放低保金13806.3万元,低保覆盖面达8.7%。

(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卓有成效。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开展秸秆焚烧、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散乱污”企业、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整治,完成削减二氧化硫252.43吨、氮氧化物11.08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7天,优良率97.8%,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分别下降16.7%和18.4%。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一污、二污稳定达标运行,星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13个乡镇建设的15处生活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5个。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新(改)建乡村公共厕所43个,农村户用厕所18082个。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441.69吨、氨氮62.29吨。县域主要河流地表水红谷梁、道河湾、小滩子、大石盘、木梁溪5个断面水质均为Ⅱ类。土壤及固废危废环境安全可控。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土兴镇华山村垃圾分类试点,3个县城垃圾压缩站、乡镇13个垃圾中转站已建成投运,完成全县城乡58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全县土壤环境、核与辐射环境、固废危废环境总体安全。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聚力推进。持续强化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常态开展县城刘家河、双桥水库饮用水源巡查监管,全面整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问题,启动友谊水库、双桥水库、牛角坑水库、跃进水库等乡镇骨干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重新划定(调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刘家河水质为Ⅱ类、双桥水库水质为Ⅲ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二、2020年经济发展面临形势和预期目标

全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是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我县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既面临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有效投资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创新发展要素缺乏、民生领域短板依然存在等多重困难,又面临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收紧、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资源要素约束持续趋紧等各种矛盾因素相互交织、多重叠加。为此,全县上下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丘区经济强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战之年,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五大支撑、建设五大基地,构建五大新格局”发展战略,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培育发展动能、提升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内需潜力,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平昌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按照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我县受疫情影响、发展阶段性特征和2020年经济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特色产业品牌化;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国家、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深化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装备和服务“引进来”“走出去”。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脱贫攻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解决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全面评估“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围绕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梳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争取纳入国省规划或专项规划。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建议。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二)全力促进投资稳增长。全面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把项目投资作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滚动包装、储备、争取、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促进项目投资总量和质量再上台阶。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34个,概算总投资69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47个,概算总投资35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1亿元。大力推进江家口水库建设,扎实抓好库区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开工建设澌滩大桥、生猪现代化规模养殖、界牌-喜神公路等重点项目;竣工粉壁至驷马水乡扶贫公路、西部生态食品加工基地等重点项目;挂牌推进亿联国际商贸城、天府天骄商业综合体等1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镇广高速平昌段、华油中蓝输气管网建设、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广巴达铁路升级改造。强化重大项目储备争取。积极拼抢专项债券发行、配套融资等利好政策,围绕交通路网、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包装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充实和完善国家重大项目库和省投资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储备重大项目100个概算总投资360亿元以上。扎实做好可研、选址、环评等前期工作,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切实提高项目成熟度。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认真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刚性落实“五项承诺”制度和“一规范三禁止”要求,加强项目建设全程监管和督查考核力度,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两个“3+1”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四大培育”工程,始终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活流通上下功夫,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力做优特色农业。围绕花椒、茶叶、生态养殖、乡村旅游“3+1”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扶贫在线”服务效能,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向量质并举转变。务实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管护,补栽补植花椒5万亩、茶叶7000亩,发展道地药材1.2万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力争把土兴青花椒产业园、鹿鸣茶叶产业园、涵水江口青鳙养殖园打造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新建农产品加工厂10个,培育壮大农业品牌5个,新增“三品一标”10个;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规划新建50万头仔猪繁殖场1个、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个;深度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推进“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县建设,兑现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双稳定;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创建省级、市级示范社、示范场8个;新培育专合组织10个、家庭农场10家、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以上。加强花椒、茶叶等特色产业病虫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御,加强管护力度,逐步提升产业质效。全力做大新型工业。围绕白酒食品、机械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3+1”工业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四川平昌经开区。推动陈麻花休闲食品、千娇源化妆品、智康医疗器械等项目竣工达产;大力实施白酒产业振兴发展战略,发挥江口醇、小角楼“川酒小金花”品牌优势,加快推进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建成投产和江口醇战略重组;大力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一批支撑平昌经济增长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新培育规上企业10家,培优工业企业20家,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技改投资8.5亿元。全力做强现代服务业。大力挖掘消费潜力,实施消费培育工程,持续推进一品天下会客厅、七古水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推动同昌里餐饮街、滨河路汽修街改造升级和商家入驻,夯实消费拉动基础;大力开展“消费复苏提振行动”,落实好应对疫情防控消费激励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改善我县消费环境;突出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金融服务等先导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创新建设“1+6+N”模式现代物流冷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市场提档升级。力争新培育规上限上商贸服务企业13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加快推进5G商用建设,实现县城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双增长。全力做活乡村旅游业。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聚力打造白衣古镇、驷马水乡龙头特色景区;持续丰富7个4A级景区旅游业态,优化提升旅游线路和丰富文旅产品,创新经营营销机制,持续加大旅游宣传,办好农民丰收节等节赛活动,不断提升平昌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

(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意志和决心,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全面小康,紧盯未脱贫户、边缘户、特殊困难户、脱贫监测户等重点群体,一户一策,精准施策,确保230户未脱贫户全部稳定脱贫,持续巩固提升146个已脱贫村12.56万已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效。全力做好贫困县“摘帽”国家抽查和国家普查准备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平昌县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工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大柴油货车尾气污染、砖瓦窑治理力度,持续巩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成果。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通巴河流域污染防治,强化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探索实施垃圾分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谋划和争取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落地实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入落实省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方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全面守住县级“三保”支出风险及政府债务与隐性债务风险隐患。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切实加强债务管控和风险预警,严控债务率预警管理,抓实政府债务限额、专项债项目配套融资工作。

(五)全面推动城乡建设发展。围绕构建“一干三副六区”城乡发展布局,统筹推进新区、老城、特色镇村建设,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振兴发展,加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稳妥有序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大力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建立协同高效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同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赋权扩能。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加强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积极备战防汛抗旱,主动防范减少农业损失。加强重大疾病、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消防、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排查整治重大自然灾害隐患。加快提升新区品质。按照产城一体、园城相融、以产兴城的思路,大力实施金宝新区“六大提升工程”,持续提升金宝新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能力。开工建设新区支线路网、黄滩坝大道二段附属配套设施等项目;加快推进同昌名邸、金域华府等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新区功能,加快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竣工投运;持续丰富新区业态,全面激活新区人气商气。加快提升老城形象。深化宜居县城创建,大力实施“两改三化四建五治”工程;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一批“旧改”样板工程;推进住宅电梯、公共厕所、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启动新华街人行道综合整治、开工建设华严片区和雷坡石过河截污干管,全面完成下龙潭溪滨河路建设;力争新增绿地面积10000平方米,绿地率增加2个百分点。加快特色镇村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定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打造“一干多支”平昌样板。大力推进驷马、响滩、镇龙三个“副中心”建设,加快板庙、灵山、笔山等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推动涵水镇创建省级特色镇,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时启动实施一批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三星级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新增美丽宜居乡村50个;试点推进“1+7”新型城乡示范社区建设,逐步引领经济、产业、物流、人口向城镇聚集,推动城镇化成果普惠于民、造福于民、方便于民。

(六)持续激发创新驱动动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足功夫,突出拉长补短、提质增效,促进经济朝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抓好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测评,全面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深化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集体林权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入市。持续实施创新创业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平昌县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和《平昌县回引创业扶持办法》等具体举措,深入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力争全年吸引不少于550人返乡创业,创办实体20个,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鼓励支持建设创新创业街区2个、双创综合体2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6亿元以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国家在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的政策机遇,主动融入川东北经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对接洽谈智慧食品城建设、中农国发集团、成都力方数字集团等重点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效应。力争全年签约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6亿元以上。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青田伯温小学、乡镇教学辅助用房、教师周转宿舍、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建设项目,新建驷马、元山等幼儿园6所,持续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围绕“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社会运营、普惠可及”,大力发展3岁及以下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县人民医院、白衣镇中心卫生院等级创建;开工建设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平昌采血浆点等项目;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远程会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心理关爱等医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控制,持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职业病防控;持续加强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杜绝肇事祸恶性事件发生;高质量通过四川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及爱婴医院、爱婴乡镇卫生院复审。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立足“水乡平昌、康养天堂”品牌定位,大力推进板庙敬老院、灵山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改造升级,实现县城养老护理设施零突破,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建设。加快民生补短行动。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建设工程、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拓宽投入和增收渠道。继续抓好控辍保学,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各位代表,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作风,始终发扬勇于争先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为平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一干三副六区”:“一干”即县城主干;“三副”指把驷马、响滩、镇龙建设县域经济副中心;“六区”指镇龙山片区、三十二梁片区、磴子河—皇家山片区、响滩—龙岗片区、兰草—福申片区和驷马—灵山片区。

2.两个“3+1”:指“花椒、茶叶、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白酒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产业。

3.“四大培育”工程:指园区培育工程、企业培育工程、品牌培育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

4.农业发展“三大转变”: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向规模效益并重转变,推动农业投入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5.“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6.“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金宝新区“六大提升工程”:即民生工程提升、基础设施提升、

公共服务提升、建设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提升、发展理念提升。

9.“一区三园”:“一区”即以星光工业园为核心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三园”即星光工业园、驷马清洁能源产业园、何家坪—马家坪西部生态食品加工园。

10.“五大支撑”:即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生态环境、科技人才。

11.“五大基地”: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优质茶叶产业基地、全国青花椒产业基地、川东北白酒产业基地。

12.“五大新格局”:即成城乡发展、开放合作、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全域旅游。

13.营商环境“好差评”:主要围绕法治、政策、政务、市场、人文、廉政等六大环境评价打分,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4.“六大突破”:即脱贫攻坚、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

15.“六个推进”:即经济持续发展、民主政治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开放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