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平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平昌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的报告

2022-02-28 14:49

(2022年2月24日在平昌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平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光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的发展思路,按照“防风险、强信心、促转型、开新局”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不断反复的疫情态势,聚力攻坚突破,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

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1.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73.35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1.33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44亿元,同比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7.58亿元,同比增长2.7%。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23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37.5亿元。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72亿元,同比增长0.2%。

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2%。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8635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893元,同比增长10.6%。

7.粮食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0.74%。

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0.1%。

1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能源消费总量下降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底线工作抓实抓牢,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灾害防治、债务化解作为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常态保持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四方责任”“四个统一”的全过程点对点闭环管理以及冷链食品“双备案”,积极开展圈层管控、全员核酸检测以及突发应急演练,梯次推进疫苗接种,从严审批聚集性活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年累计摸排境外来平人员、重点地区来(返)平人员7400人,样本检测4000份,无1例脱管漏管,全县接种新冠疫苗85.52万剂,未发生输入性和本土病例。点对点发提示函机制获全市推广。

债务化解措施有力。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和监管机制,妥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推进全省第一批建制县化债试点县建设,争取到位化债试点资金62.05亿元,偿还政府性债务80.87亿元,未发生一例到期债务违约事件,有效缓释了债务风险。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3500万元,压减比例达5%。

防灾减灾防范有效。面对“7.10”、“9.8”等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全县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机制措施,适时启动防汛应急Ⅲ级(黄色)、Ⅱ级(橙色)响应,全力组织群众转移、生产生活自救和灾后重建,各类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高效推进森林防灭火,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

经济基本盘不断夯实。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进“金融顾问”和“一企一策”融资帮扶,先后为27家企业提供融资贷款6.1亿元。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减免社保费等惠民惠企政策,千方百计纾解企业困难,全县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做好分析研究,及时召开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常态开展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县域总规印发实施。立足平昌县建设“三县两地一门户”发展定位和国家、省、市规划编制释放的时代特征、政策机遇,编制完成《平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289个,总投资1859亿元。16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3个一般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12个承接省级规划实施方案编制有序推进。共同绘制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总蓝图”,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2.项目建设攻坚推进,有效投资积极扩大。深入落实“投资唱主角”和“重大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县投资形势总体稳定。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逗硬落实“红黑榜”激励惩戒和领导挂联、现场验靶等机制措施。高质量推进200个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8亿元,超年度计划9.4%。109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100%。奔康融链产业园、亿联国际商贸城等6个项目跻身市级年度考核“红榜”。大众创业园二期、得胜-双鹿-驷马旅游公路、岳家生态肉牛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邦泰天誉商贸综合体、泉源供水工程、灵山片区生猪生态繁育养殖基地、重型汽车钢圈生产线等60个项目提前竣工。

项目储备扎实推进。充分利用“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优势,大抓项目储备。储备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232个,概算总投资394亿元。累计开工储备项目185个,总投资290.8亿元,开工转化率达79.74%。编制完成2022年市县重点项目清单200个,总投资71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6亿元。储备2022年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47个,概算总投资32.04亿元。累计申报入库专项债项目48个,概算总投资179.11亿元。

资金瓶颈有效破解。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多方发力、主动作为,充分激活民间资本活力,做大资金供给总量,保障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争取到位政府债券资金2.77亿元,信贷支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贷款资金4.935亿元,中央、省预算内补助资金31个,各类专项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5%。民间投资完成39.15亿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扎实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20亿元。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三次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8:31.4:44.8。

农业多贡献成效明显。全县粮食播面达102万亩,成功纳入全省10个产油大县示范县。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36家,建成100万头生猪屠宰场1个,生猪存出栏近130万头;规模发展肉牛养殖场20家,山地肉牛产业集群项目纳入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成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2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2个,连片幼龄高标准茶叶基地1个,茶叶初加工厂2个。青花椒、茶叶分别实现产值1.3亿元、6.5亿元。建成国省级示范专合社6家,平昌青花椒系列产品获全省首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一等奖,“巴灵茶”荣获名优茶评比金奖,农发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获评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整县推进试点县。

工业挑大梁支撑有力。培育超亿食品、俱兴建材等规上企业6家,培育新麦芯食品、龙骑服装等小微企业10家。工业用电量实现2.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8%。工业税收完成6670万元,同比增长22.8%。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响滩乐顺食品生产线加快建设,朱氏食品生产线启动扩能改造,钢圈厂退城入园项目全面投产达效,智康医疗器械物资生产线和千娇源化妆品生产线项目建成。麦金地(平昌)中央厨房产业园建成开园。雅迪电动车四川基地建成投产,电动三轮车、共享电单车投放市场。江口醇启动“川东北醇和型白酒产区酿酒基地联盟”计划,营山、白衣酿酒基地建成开酿。远鸿小角楼入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华油中蓝LNG产品市场销售走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106%。

消费促升级效果显现。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9家,新注册外资企业1家,招引入驻特色街区企业14家。实现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5437万元。雷基纳德服饰、奥丽侬内衣、兴荣鞋业等服装鞋帽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0%。亿联国际商贸城、一品天下·平昌会客厅成功纳入全市重点企业培育名单,古韵老街成功申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口青鳙豆花鱼、白衣油炸鱼入选天府旅游美食名录。新入驻电商企业5家,成功孵化搬离园区2家,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累计接待游客768.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12亿元,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金融数据整体向好,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4.13亿元,同比增长15.23%;贷款余额178.97亿元,同比增长7.43%;存贷比为58.85%。

4.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紧紧围绕“山水生态城市”定位,全力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围绕构建“一干四副四带多点”县域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推动同州、江口、金宝中心城区,驷马、白衣、响滩、镇龙4个“县域经济副中心”以及驷马-得胜-灵山、白衣-涵水-西兴、板庙-邱家-镇龙、金宝-大寨-响滩“产业示范带”分片发展、错位发展、一体化发展。完成“同州城乡融合先行片区、驷马三产融合发展片区、镇龙森林康养产业片区、笔山茶旅融合发展片区、响滩农副产品基地片区”5个县域内片区划分,设中心镇4个、副中心镇3个;划定村级片区139个,中心村139个。

城市治理不断完善。聚焦城市诟病,加快实施城市建设补短计划,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大石岩、唐家碥、猪鬃厂3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全面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个113.24万平方米,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5部。完成城市桥梁检测8座,改建城市公厕1座,建成华严片区等截污干管及配套支网13公里,修补人行道1000平方米,补植花卉苗木5万株,修复洪灾损毁绿地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成功创建“四川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2个。

活力新区加快建成。新区商务会展、公共服务、娱乐休闲、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健全。颐和春天、金域华府、邦泰天誉、中央城邦三期等一批高品质楼盘陆续交付使用,黄滩坝商业圈、火车站商业圈开门迎客;七古水特色商业街、一品天下特色餐饮街、同昌里美食街等特色产业已具规模;“邦泰中心-亿联国际、七古水街-一品天下-金润城、思源怡城-火车站”三大“商业圈”和“生活圈”加快形成。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扎实抓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建5G基站136个,城区和建制镇实现5G网络普遍覆盖;成功申报省市中心镇培育创建对象5个,驷马镇、白衣镇入围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镇,白衣镇获评四川省最美古镇。“平昌液化天然气特色小镇”成功纳入全省特色小镇清单管理,涵水镇通过全省第三批“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镇验收。

5.农业农村稳步推进,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紧盯“四个不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后续帮扶持续推进。出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1+N”专项工作方案32个。紧盯新增监测对象626户1810人,落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责任人361名,筹措防返贫致贫帮扶资金3000万元。有序推进掉边掉角农户搬迁,精准摸排认定201户673人,购房安置53户,建房安置完成主体建设。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10个,签订工业、农业等专项合作协议6个,嘉豪制衣厂等3家企业入驻平昌,建成就业扶贫车间4个。元山镇插旗山村、土兴镇福禄村、得胜镇丰收村获评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乡村振兴全域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四个优先”发展,深度谱写两改“后半篇”文章,加快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补短,有序开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示范创建。培育创建省级先进镇1个,省级示范村6个,市级先进镇2个,市级示范村12个。白衣镇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土兴镇铁城社区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元山镇寿南山村、驷马镇陇山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邱家镇石龙村、灵山镇元柏社区、板庙镇大石社区、金宝街道五马社区、驷马镇真茂社区获评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乡村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专项行动,建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14个,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厕所2.8万户,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5%;改造农村危房2626户;建成金宝、华严、龙潭溪3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28个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建成城乡新型示范社区服务中心77个,创建“道德银行”示范村(社区)50个。江口街道临江社区、灵山镇元柏社区、三十二梁镇柳林村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6.重点改革全域推进,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重点改革持续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面完成,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持续推进,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试点成功开展。涉改乡镇干部周转房保障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扎实推动商事制度、国有企业改制、农村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等重点体制改革。DRG付费方式改革试点推进,医疗机构改革经验在全省交流。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推送“双公示”信息3.05万条,佛楼镇光华山村、同州街道廖家嘴社区获评巴中首批诚信社区。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推行川渝通办事项114项,全程网办率提高至99.86%,建成便民服务中心28个、村(居)代办点393个,驷马镇便民服务中心“三化”试点建设获省、市领导高度肯定,393个村(居)“红色代办队”获国省市多级媒体点赞。复合肥厂获授中国质量监督协会理事单位。市场主体开办活力不断增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917户,同比增长2.27%。

开放合作更加深入。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出台《平昌县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九条措施》,推行“2+N”小分队招商模式,成功签约华能新能源、上海地州等招商项目40个,全县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05个,实现到位资金44.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0.48亿元,同比增长47.2%。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先进制造、生物肥料、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浓香型白酒窖泥改善及养护关键技术研究》《液化天然气有机硫脱除工艺应用技术研究》2个科创项目入围省重大科创项目专场推介,平昌县“红军石刻标语”国防园入选天府科技云·四川省科普共享示范基地。全县27家企业与15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7.社会事业稳步增进,民生民本加快改善。始终把群众满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民生民本改善。

教体事业加快发展。累计实施教育领域项目99个,童话林幼儿园、职业中学实训楼及运动场等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建成标准化考点3个和44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农村普通高中校点布局和招生调整稳步推进,“双规范”“双减”工作取得显著实效,成功通过国家义教均衡督导评估认定。成功举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平昌分站赛,体育竞赛实现经常化和普及化,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或半对外开放政策,累计接待锻炼人数5.15万人次。

社会保障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民参保计划、低保兜底等社会保障计划全面实行,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68万人,其中新增参保4.8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7.8%、98.0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8万人,新增企业职工参保1987人。注册城乡低保对象37939户81471人,累计发放兜底资金1.38亿元。

健康保障稳步提升。建成8个地名卫生院,县采血浆站、传染病医院建成投用,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人民医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县域骨干医疗机构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次均门诊、住院费用分别降幅8.85%、4.5%,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解决。县域内就诊率达96.3%。

就业形势取得突破。组织返乡创业培训55期4500人次,创办100万元以上经济实体97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57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95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的较低水平。成功创建省级众创空间1个,建成平昌县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安置体量居全省县区前列。

8.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全面落实“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持续推进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山更绿。

大气污染全面管控。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臭氧污染防控“两大”攻坚行动。加强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对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等重点行业实施源头替代。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优良率达97.3%,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综合指数居全市第1,川东北34个县(市、区)中位列第3。

水体质量全面达标。从严落实“河(湖)长制”,长江流域“十年禁捕”逗硬落实,25条县级河流、10座国管水库管理范围划定,建成地下水监测井16个,地表水5个断面水质、县城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国控巴河(江陵)出境断面水质均保持Ⅱ类标准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全面净化。协同推进环境隐患排查与中央环保督察,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红黑榜”管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类别划定以及垃圾分类试点,引进有机肥生产厂2家,150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实现规范处理和利用。全县土壤环境、核与辐射环境、固废危废环境实现全域净化。

生态环境全面修复。逗硬落实“林长制”,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全域绿化,持续开展“九大绿化行动”,新栽植银杏、乌桕、桂花等苗木17万余株,实施营造林5.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0.21%,达到55.26%。“两山”创建经验获生态环境部作为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推广。

二、2022年经济发展面临形势和预期目标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全县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专注发展定力,拼抢发展机遇,着力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挑战。经济总量偏低,发展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投资增长乏力,项目推进缓慢、项目投资拉动疲软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县正处于振兴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蕴含着各类机遇支持。特别是国家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川东北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平昌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巴中被确定为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国家明确支持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食品产业,平昌作为巴中东向开放桥头堡,必将提升在巴中经济版图中的位势和格局,在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为此,全县上下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脉络、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拼搏前行,为加快建设“三县两地一门户”的现代化平昌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县重点工作要围绕建设“三县两地一门户”,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发展思路,坚持“防风险、强信心、促转型、开新局”总体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要素聚集、人才支撑、机制创新为保障,从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联网配套等重点领域的供给端和需求侧双向发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根据总体要求,本着尊重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考虑我县的经济走势和发展态势,统筹考虑发展阶段性特征和2022年经济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并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5%、4.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3.5%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稳定投资增势。

千方百计推进项目。深挖项目建设潜力、汇聚建设要素,全力抓好2022年200个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固定投资完成15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澌滩大桥、罗家沟大桥、G542坦溪至金宝段、S409澌岸至兰草段、S303金宝至青云段、S101望京至鹰背段等建设项目,力争竣工投用。完成镇广高速平昌段征地拆迁并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平仪高速规划选址及可研论证、通平宣开高速线位走向论证。力争G542驷马至涵水段一级公路改建取得工可批复。完成谭家河水库可研报告编制,启动兰草水库可研勘察。

紧盯政策储备项目。精准对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革命老区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省内对口帮扶等重大机遇窗口期,聚焦特色产业、基础建设、城市补短和“二新一重”等重点领域,精心包装编制一批潜力型、全局型、带动型项目。力争全年储备市县重点项目200个;储备专项债券项目不低于30个;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到位中省预算内补助资金不低于2亿元;入库省级重点项目1个以上。

规范有序实施项目。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分门别类制定项目实施清单。出台《平昌县全面提高项目工作水平九条措施》,实行县级领导挂联重点项目,项目推进通报公示等机制。严格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调规调概等法定程序,刚性执行项目建设“五制”“红黑榜”激励惩戒等措施。严格项目资金拨付流程,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切实发挥资金效益。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性投资项目由县属国企集中代建。

(二)着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产业定位,持续优存量、强增量、提质效,全力推进三次产业共育共进。

质效并举发展绿色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持续推动“天府菜油”、麦金地中央厨房订单蔬菜、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6.42万亩,建成“天府菜油”示范基地10万亩,扩种大豆8万亩,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万亩以上。千方百计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推进生猪一体化全产业链养殖模式,力争生猪存栏保持在80万头以上。重点打造茶叶、花椒、蔬菜、肉牛和水产主导产业优势产区,巩固发展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订单蔬菜基地1万亩、水产养殖基地1万亩。推进得胜、响滩肉牛规模养殖,建设年出栏300头以上的示范场2个以上,力争年存出栏巴山黄牛超10万头。引进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新建农产品加工厂2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5个。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省三星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2个。

高水平建设平昌经开区。突出“1+1”产业体系核心带动,依托“一区四园”工业发展格局,做实工业强县示范县底部支撑,全力争取经开区发展能级。新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启动星光工业园2000亩扩园规划。支持麦金旭膳开展“1+4”产业布局,推动光翼摩托做大雅迪电动车四川生产基地,大力推进上海地洲集团太阳能智慧井盖生产线建设。启动华油中蓝二期30万吨LNG扩能升级,推动平页1#风险探井、龙岗166井再探工程实施,有序推进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推动千娇源化妆品生产线、智康医疗二期投产达效。力争引进工业企业5家以上,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加快建设“三大商圈”,集中打造“七大消费场景”。加快推进一品天下、亿联国际、邦泰天誉、春光苑步行街三期等商贸综合体建设,推动同昌里、七古水街、古韵老街特色化运营,全域打造县城消费集聚地。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网络经济、夜间经济,打造便捷消费环境,规划新建社区菜店4个。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电商经济、夜间经济,实施云上电商产业园建设,建成电商直播基地1个。加快实施百日场仓储物流改扩建、云上电商产业园建设,打造川东北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区。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8%,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

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实施山里水乡·父亲村庄、佛头山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宝山茶旅融合产业园、邱家万亩生态茶乡等文旅项目建设。建成2个省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切实加强旅游管理和营销,持续推进白衣古镇、驷马水乡提档升级,新(改)建旅游厕所5座。全方位拓展旅游市场,加强与周边城市、周边景区、精品线路深度融合。高质量承办好第十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启动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创建工作,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增长10%左右。

(三)着力强化城市建设打造。围绕构建“双50”“一干四副四带多点”县域发展总体布局,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川东北重要节点城市。

大力推进老城疏密更新。持续推进“两改三化四建五治”,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通河桥至石桥沟污水管网、金堂苑至汉王庙社区消防通道等建设项目,启动农场-汉王庙人行道改造,改建城市公厕2座。优化新平街、新华街等公交站点布局。梯次启动友谊花园等19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祥和家园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5部,新建人行天桥1处,建成华严社区等3个微型消防站。

持续推进新区提档升级。聚焦“人产城”,持续推动邦泰中心-亿联国际、七古水街-一品天下-金润城、思源怡城-火车站组团建设,加快推进同昌名邸、金域华府、颐和春天、壹号公馆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新区发展能级。启动城市体育运动公园、黄麻溪湿地公园、朱家湾市政广场等项目建设,建成充电桩300个。推进老城人口向新区流动、现代产业向新区布局、行政功能向新区转移。丰富新区业态,引进一批特色商家和精品名店,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新区更加宜居。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提升同州、江口、金宝三个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启动建设二丝厂等3个智慧停车场,建立停车智能收费管理系统,推进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全面加快物业规范化管理,规范小区市场化物业管理。持续深入挖掘特色镇潜力,加快推进平昌液化天然气特色小镇建设。实施县城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打造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四)着力实现全面开放,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坚持在改革创新上出实招、在开放合作上出硬招,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积极推动区域协同。深入推进巴中东向开放桥头堡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加快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深度参与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不断完善财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技术、园区、文旅开发等制度机制。推动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联防联控、生产要素集群集聚,构建更加开放、更高质量的全域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

持续推动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域通办改革,升级“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持续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集体林权等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机制。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完成4家国有企业集团组建,努力实现县属国有企业做实、做大、做优、做强发展目标。深化落实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措施,创建一批诚信企业、社区。

聚力推进招大引强。围绕开放合作,着力建设区域重要活动平台,完善区域战略合作机制,企业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高水平发展。全面落实《平昌县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九条措施》,强化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实行“链长”推进机制和县级领导挂联招商项目制度,成立平昌经开区招商服务中心,全力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效应。全力促进山东谷淦、成都弥里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8亿元以上。

(五)着力巩固脱贫成效,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坚持重农优农强基固本,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争创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脱贫攻坚期政策总体稳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特殊困难户,持续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动态落实帮扶措施,同步抓好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稳步实施产业发展、乡村道路、水生态治理和水安全保障等惠民富民工程,积极落实稳岗就业、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措施。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持续深化与自贡、永康对口协作交流,全面巩固东西部协作成果。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科学编制“多规合一”村居规划,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片。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开工建设5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新(改)建产业路39公里,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全力创建省级“金通工程”示范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清洁美丽行动和“厕所革命”,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清洁能源进村入户,启动实施一批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动农村户用厕所建设,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700户。力争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1个、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5个。

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加快乡村法治建设和法治示范创建,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安全示范镇、安全示范村(社区)、安全示范企业建设。大力抓好乡村社区阵地建设和人才建设,创新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发展联促、阵地联享、活动联办、人才联育、治理联抓“七联”行动,试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争创省级基层治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

(六)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崛起,持续巩固拓展“两山”创建成效,永葆绿色底色和两山名片。

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部署要求,完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建设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序推进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申报、创建和验收工作。严控“两高”项目,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抑制过剩产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确保PM2.5与臭氧“双控双减”。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抓好十年禁渔。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水源涵养与水体净化能力;启动尖山、长垭和元沱等20个场镇(社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污水应收尽收。加大废旧资源和医疗废物处置,鼓励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进镇入村。抓实中省环保督察整改。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成“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工作,坚决守好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快实施通巴河干支流域污染治理和岸线生态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严格森林防灭火管控,确保森林资源总体安全。完成营造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4%。

(七)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福祉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一批民生实事,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和幸福指数,争创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县。

全面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落实“双规范”“双减”政策,加大公办幼儿园、职业教育建设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推动城镇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中职学位500个。竣工投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县中医医院综合大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建成驷马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鼓励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职业疾病的防控和救治。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场地提标升级,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建成法治文化广场10个。

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普惠托育等专项行动,规划布局一批养老服务中心,新增一批普惠托位,建成婴幼儿“托位”200个以上、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5个。大力推进土兴养老服务中心、灵山养老中心等项目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试点。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系列配套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抓好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精准扩面,新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00人,参保覆盖率达98.3%。扎实抓好社会救助、物价上涨保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持续优化双创环境,完善退役军人、农民工、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八)着力加强风险防控,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防汛减灾、债务化解、安全生产等风险底线,努力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清醒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全域保障疫情防控体系高效运转,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督导检查。分类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及诊所院感督导,全面查摆问题漏洞。严格落实冷链食品“双备案”制度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从严审批聚集性活动,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持续推进疫苗接种。

稳妥有序抓好债务化解。树立过“紧日子”理念,严格执行预算法,从严从紧编制各项支出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积极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和重点企业债务。健全金融风险预防、发现、预警、处置机制,严格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应急支出,切实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持续规范项目建设资金、债券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真正把严管节支落到实处。

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稳定。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防灾减灾救灾指挥调度,加快推进农村房屋、水毁道路、供排水设施等恢复重建,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拳打击涉黑涉恶、网络诈骗、黄赌毒、食品药品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2年是深化“十四五”开局成果的重要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三县两地一门户”,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平昌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