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平昌县元山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元山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04-01 10:20
 来源: 平昌县元山镇人民政府
 作者:元山镇

一年来,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各项战略决策和安排部署,较好地完成了镇五届二次人大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2017年实现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500万元,增长5.3%;财政收入2822.33万元,增长7.6% ,税收收入350万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10元,分别增长3.4%、6.8%。

过去一年,全镇民生短板日益补齐,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1、脱贫攻坚推进有序。全镇紧紧围绕“一超六有、一低五有”这个关键,扭住脱贫目标,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全面完成159户464人脱贫目标任务,完成2017年脱贫村(新兴村)脱贫摘帽,共和、长岗、龙泉非贫困村整村脱贫。新建易地搬迁聚居点2个,吸纳贫困户13户34人搬进新居,生产发展扶持贫困户85户287人,低保兜底贫困户98户294人,医疗救助扶持贫困户464人,危房改造惠及贫困户252户665人,协调争取扶贫小额信贷1000万元,启动新(改)建村级阵地2个、村便民服务点建设12个,维修改造村小1所、村卫生室4处。脱贫攻坚工作季度排名在片区、全县名列前茅,成功迎接并顺利通过省、市、县脱贫攻坚验收和第三方评估。

2、社会保障持续发力。对900户2156人农村低保和19户37人城镇低保进行年审,精准识别取消农村低保284户、城镇低保1户,确保低保政策精准兑现;对334名民政优抚对象进行年审;通过敬老院集中供养和农村散居五保爱心责任代养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对敬老院进行维修改造并全面完成,加强散居五保代养督查检查,进一步提升五保代养效果;完成对全镇,失能、半失能人员、60-80岁、80岁以上老人的统计工作;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后续工作及元山居委会、张公居委会街道门牌的安装。高标准完成年度城乡居民参保任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260人、1178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未发现一人错录、漏录;办理失业登记25人,争取、设立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23个,就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全年办理各项服务4000件,群众咨询2500件,办结率100 %。

3、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常态化推进教学标准化管理,创新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镇教育水平和效果持续提升;成功举办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3名“先进教育工作者”、23名“优秀教师”、3个“先进集体”进行了隆重表彰,在全镇兴起尊教重教的良好风气;加快教育硬件建设,元山小学教师公租房、学生宿舍、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龙泉、通木村小标准化建设,全镇3岁幼儿入园率达95%,5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100%以上,基本消除适龄儿童辍学。启动元山卫生院、张公卫生院迁址新建项目,全面推进村级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改造升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全镇基础医疗、公共卫生、防疫、妇幼等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申报率、两孩政策宣传率均达100%,计划生育出生率11.4‰,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4.4‰,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控制范围内。

过去一年,全镇城乡环境持续提升,人居条件显著改善

1、基础设施持续夯实。深入实施交通大会战,全镇新建村社道路5.6公里、产业路61.09公里,硬化道路13.8公里,加宽道路12.9公里,完成石寨村6.8公里社道路基础工程,外达内畅的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完成饮用水源建设5处,新建堰塘6口,护坡2口,新建微水池25口,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管网延伸解决464人安全饮水,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建高压线路0.6公里、新增变压器1台、容量100千伏安,新建低压线路3.1公里,有线电视网络、民用燃气不断向农村区域延伸,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场镇建设不断完善。围绕“扩框架,强配套、补短板”的思路,切实抓好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附属设施完善,不断提升场镇品味和吸附、承载能力。依托S304过境路项目,启动场镇新街建设,规划新建宽26米的场镇过境路2.5公里,并配套建设停车场、文化广场、场镇绿地、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规划设计、征地补偿等工作。升级改造场镇路灯202盏,延伸新安装20盏,进一步提升场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成立场镇治安、交通巡防队伍,规范车辆临时停放、管制机制,完善摩托车临时停放点50个,场镇交通秩序逐步规范;改造农贸市场经营场地724平方米,整顿摊位125个,完善市场下水管网、检测设备等附属设施,全面改善农贸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场镇违法建设打击和处置力度,处置场镇遗留问题6个,收取土地价款30万元,罚款2万元,“三违”处置配套费40万,有效遏制了场镇违法乱建行为。

3、环境治理强力推进。按照国家级卫生乡镇标准,强力推进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完成通木村温氏猪场整改问题9项,对15户温氏对接养殖户整改,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全面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对元山居委会、张公居委会集中取水点进行打围,对村级集中饮用水源完善标示标牌,加强饮用水源周边环境整治,增强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升饮用水源保护效果;成功争取日处理量2000吨的场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对现有污水排放采取三级沉淀污水处理池临时处理措施,有效提升场镇污水处理率;充分利用新增垃圾清运车,加强垃圾收、储、运管理,切实提升场镇垃圾处理水平;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制度,对辖区内河段进行严密监管,对全镇6条河流开展100余次常规巡察;制作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开展集中宣传5次,严厉查处污水乱排、垃圾乱象、秸秆焚烧等污染环境行为,有力提高企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过去一年,产业格局日趋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1、以开放合作为引领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以招商引资、回引创业为抓手,持续推进开放合作,充分运用社会资本和市场手段激活镇域经济发展活力。通过乡友会、小分队对接在外成功人士等方式,先后回引在外务工、发展人员34人,成立平昌县秦巴东升寿桃种植合作社、新兴龙源种植合作社等林果、中药材、养殖、加工企业、合作社20余个,实现总投资2000余万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福寿”文化内核,从成都、重庆、简阳等地先后引进企业、业主26个,创建公司、合作社11个,总投资5000余万元。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回引创业工作成效的不断显现,有效催化我镇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全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以产业扶贫为基础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围绕产业扶贫和绿色生态发展思路,全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依托脱贫攻坚政策优势新培育农业产业、优化龙头企业14家。在石寨、共和、佛岩、兴元等10个村流转土地10000余亩,连片发展林果、浆果、蔬菜、核桃、中药材等种植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佛岩、共和、石寨为核心的寿桃产业基地,以复兴、新兴为核心的药果产业基地,以长城、通木、兴元为核心的药果产业带,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促脱贫的效益不断显现,绿色、生态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3、以产旅结合为模式的产业业态不断创新。在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紧紧抓住乡村旅游节和环中国自行车等旅游产业展示窗口,以插旗山景区建设为契机,切实巩固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品牌知名度,巩固提升和扩大旅游接待能力,紧密乡村旅游与现有产业、福寿文化的关联互促,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发展效益。

过去一年,基层基础日显稳固,社会治理效果明显。

1、社会治理持续加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村(居)民主表决形成《村规民约》,充分利用农村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和优秀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有效增强了社区管理的力度和效果。新组建村(居)腰鼓队和新农村文艺队伍3个,成功举办社区文艺展演6场次。广泛开展先进典范评选,先后表彰“美丽社区”2个、“幸福家庭”25户、“好婆婆”18人、好媳妇24人;持续举办福寿文化旅游节、福寿“健身杯”运动会,动员广大干群积极参与,在全镇形成了感恩善良、自强自立的强大正能量。通过镇申报、县审核,通木村、中岭村被评选为省级“四好村”、新华、兴元、复兴被评选为市级“四好村”。其中中岭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使群众真正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基础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2、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推进。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扩大基层民主,倡导依法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搭建法治宣讲、信息公开、民事调解“三个平台”,深入开展“七进活动”,扎实做好法治廉政文化“三下乡”活动,成功举办普法培训班5次、文化演出3次,专题宣讲活动40余场,新设展板58个、标语64幅,教育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村村组建宣传队,社社配备宣讲员,户户培养法律明白人,自编自演法治文艺节目8套,在各个活动中巡回演出,从根本上培育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习惯。

3、底线工作不断巩固。积极推动镇、村、组、户网格化管控机制,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全镇群众来访件79件、群众来信14件、网信35件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结合纪委“十大专项活动”,全覆盖开展“大公开、大调处”,提炼“一体两制三团”工作法,加强对群众民生诉求和老难信访案件的处置,先后集中调处各类信访157件,化解老难信访4件,群众满意度工作排名全市第一序列。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共发放各类项安全宣传资料1400余份,对各村食药协管员和生产经营业主培训220人次以上,经营企业日常检查达300次以上,下发责任整改通知书30余家,口头限期整改100余家,与211家企业及各村(居)、医院、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完成地质灾害、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燃气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应急演练,取得良好效果,极大提高了村(居)民安全意识。

过去一年,我们注重队伍建设,干部作风明显优化

1、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扩权”契机,探索“强镇”机制,在设立“五办一所四中心”的基础上,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新机制,探索“人岗双择”新机制,创新机构设置,整合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村“两委”建设,优化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思想、有热情的优秀致富能手、有志青年、创业带头人纳入干部队伍,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

2、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违纪案件查处力度。针对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饮酒、违反会议纪律、政务服务等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12个,发通报5起,约谈人数达12人次。各村选配廉政专干1名,结合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开展交叉检查5次。有效开展“2442”专项整治,强化涉农惠农领域监督检查,重点对低保评定、粮食直补、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等涉农惠农政策落实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3、全力提高服务意识。以“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及“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为契机,广泛开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强化工作纪律,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政府形象。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加速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政务环境明显优化。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助推全镇发展效果明显,统战、武装、双拥、残疾、老龄等方面也创造性开展工作,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明确了加快发展的方向,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镇党委的统揽全局和科学谋划,离不开诸位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的不懈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元山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向奋战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所有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真诚理解和鼎力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对照发展的新要求、群众的新期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脱贫攻坚后劲仍有不足,群众增收、稳定脱贫仍有不确定性,存在脱贫后返贫的可能性;二是产业发展质量还有不足,对群众的带动性有差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三是完善的产业链仍未成形,产品销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体系没有建立完善,导致产业发展风险较大;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对群众的市场意识、发展意识教育引导还不足,没有形成全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五是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债务较重,给全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隐患;六是政府运行效率还不够高,少数部门和干部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工作干劲还不足、自身要求还不严。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创新突破,着力拼抢项目、增大投资,着力夯实基础、壮大产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福寿乡村•魅力元山”而持续加力,久久为功。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三产互动,着力强化镇域经济产业支撑

始终围绕“福寿乡村”发展目标,坚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聚焦桃树产业这一核心,配套林果、中药材等产业为补充,打造农业种植为核心,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为延伸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形成支撑元山大发展的大产业。

1、坚持市场导向,借力破解产业瓶颈。牢固树立开放合作的新理念,在全镇上下兴起“全民招商、大众创业”的生动局面,通过开放合作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吸引、吸纳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平台、资金和专业人员,破解产业发展瓶颈。进一步调整思路,注重招真商,招适应元山发展总体规划和与现有产业有直接上下游关系、能够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企业和业主,力争今年招引落地农产品种植、仓储、物流、加工相关领域企业3家以上。按照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大小兼顾、以小见大”的要求,在无规模化产业的村居,既要注重回引在外发展优秀人员回乡大手笔创业,更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和乡土专家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年内力争回引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回引农村规模种养殖个体50户,实现村村有规模化特色产业。

2、依托产业基础,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围绕林果、中药材、浆果等主导特色产业,继续通过招商引资、回引创业的同时继续推进产业扩面,把特色产业做大,增强产业规模优势。在注重扩面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提升,把2018年作为“产业提质增效年”,全力推动产业遗留问题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做好对群众的产业发展宣传引导,在全镇范围内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让产业业主安心发展、放心发展、全心发展,同时督促业主将产业真正作为创业之本、立业之本来呵护、发展,维护来之不易的产业发展成果,真正使特色产业变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得支柱。提前思谋产业发展见成效后的后续产业链延伸,加快建设与产业规模配套的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抢抓“健康中国”政策实施机遇,尽快整合资源,形成元山镇绿色、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并搞好品牌推介,形成种植、产出、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着力将产业规模转化为产业效益。

3、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以桃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规模,按照三产融合的思路,加快乡村旅游和医疗康养产业发展。按照“福寿乡村·魅力元山”的目标,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插旗山乡村旅游景区核心区的建设,建成景区大门、接待中心、福寿广场、福寿老人塑像等景区主体,完善停车场、公共厕所、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基本完成景区一期建设任务;加快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接待设施和景区游乐设施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形成较强接待能力并开展一次福寿文化旅游节。围绕插旗山景区建设,分步、分期拓展景区范围,将共和、石寨逐步纳入景区范围,提升景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实现景区提档升级;深度挖掘福寿文化、红色文化,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底蕴。巩固提升“8”字环线旅游发展,将新村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独有特色的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努力使我镇传统乡村旅游再焕风采。以高庙山-寿南寨片区为重点,结合全镇产业优势,高标准规划康养产业基地,积极对外宣传、引进,力争年内启动康养基地建设,进一步丰富我镇乡村旅游内容,提升乡村旅游档次。

(二)突出整村推进,奋力促进脱贫攻坚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核心,形成“园区带动”的经济发展支撑点和农民增收增长点,以危房改造和组组通道路建设为推手配套建设基础设施,以民生改善为目标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全镇2018年341户926人全面脱贫,完成石寨村整村摘帽和10个非贫困村整村脱贫。

1、扎实推进硬件建设。紧紧扭住危房改造和组组通道路建设为抓手,切实解决安全住房和道路通畅这一制约脱贫攻坚的瓶颈。采用分片推进、分期落实的办法,按照县下达组组通道路年度建设任务,先行启动中坪、龙泉、通木组组通道路21.4公里并力争9月底前全面完成,其余年度任务村在村民筹资投劳完成道路基础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可酌情提前实施;对已实施的29.1公里道路加宽工程进行全面扫尾,逐一督促完善破损路面修补、安防设施、标示标牌等设施。坚持群众主体主动、政府补助协助的原则,全面启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残疾人户“四类人员”危旧房、土坯房改造,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依托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逐年推进其他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完善房屋配套设施,最终彻底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加快水利体系建设,规划整治病险山坪塘8口,新建山坪塘、微水池5口,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管网延伸等方式解决926人安全饮水。同步推进电力、网络建设,确保按期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有”,顺利完成脱贫硬件建设各项任务。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主动引进业主,引导农户将土地向业主集中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财政扶贫到户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进入园区务工等多样合作方式,切实加强镇村与业主对接协调,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实现产业发展成效惠及农户,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

3、着力加强帮扶教育。严格落实“三个一”“五个一”帮扶责任,切实将党员干部帮扶任务落到实处,督促党员干部采取送温暖、教技术、帮规划、谋出路等多种方式真正解决贫困户迫在眉睫的问题,既解决贫困户当期困难,促进贫困户当年增收达标脱贫,又通过帮扶为贫困户谋划长期收入途径,确保稳定脱贫,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帮扶,发挥帮扶工作对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把贫困户和其他群众感恩教育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教育群众,牢固树立“自力更生”的主流思想,传播“感恩奋进”的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推动脱贫攻坚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

(三)突出环境改善,聚力打造美丽家园 

围绕可持续发展、提升城乡面貌目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努力让全镇人民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1、提高场镇建设水平。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安排部署,全面启动我镇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以福寿文化为核心,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集散、医疗康养为支柱产业的旅游商贸特色小镇。加快以S304线场镇过境路为依托的场镇新区打造,力争5月底前全面完成征地拆迁补偿,6月底前全面启动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过境路及文化广场、停车场、步行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成管网、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彻底解决场镇交通拥堵和活动场所缺乏问题,真正实现元山镇县城副中心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对县城分流人口、转移产业领域优势。持续加大国土、建管等相关部门的衔接,规范化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和土地储备手续的完善,积极对接担保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力争把存量资产、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金,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建设资金短板。切实加强场镇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及治安秩序管理,充分发挥治安巡防队职能职责,规范经商行为,确保场镇整洁有序。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全镇环境质量,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元山。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选址、征地、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6月底前启动场镇污水处理场、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配套完善各村垃圾收集中转设施,杜绝污水乱排、垃圾乱堆现象。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重点整治生猪集中养殖场,督促养殖场完善干湿分离、多级沉降、沼气池等环保设施,进一步降低农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抓住秸秆炭化粗加工厂建设契机,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杜绝秸秆焚烧现象。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大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和主要河道的生态管控力度,加强集中饮用水取水点标识标牌、安全防护和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和河道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红线,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让天更蓝、水更清成为展示元山的美丽画卷。

(四)突出民生改善,努力提高幸福指数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1、强化居民社会保障。发挥驻村农技员及农业巡回服务小组作用,多渠道争取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名额,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民,提升群众就业能力;通过成立脱贫攻坚劳务协作队等方式提升劳动力组织程度,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开展镇内外专业劳务输出,不断提升就业渠道,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确保辖区群众应保尽保。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惠残民生工程、救灾救济政策,切实发挥民政兜底作用;着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敬老院公建民营为突破口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中心,推动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大院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同步建设,着力形成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层级分明、结构合理、全域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增大对重度残疾、五保、三无人员及其他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强敬老爱老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和“五失”青少年的教育和帮助。

2、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政策争取力度,改善教学办学条件,加快元山中学综合楼、学生食堂改造和张公小学运动场建设进度,争取启动元山小学运动场建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改善镇村医疗条件,加快元山卫生院、张公卫生院迁址新建进度,推动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步伐,认真实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力度,确保无疫情发生。抓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抓好武装、征兵、国防动员、双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作。

3、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探索形成“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实现”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合同式管理模式和评估机制,加快“养人办事”向“以事定人”进程。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

(五)突出底线巩固,足力保障社会稳定

1、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倡导全民守法,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镇、村(居)、社(居民小组)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全面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涉黑涉恶、黄赌毒等各项整治,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健全社会预防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便民服务能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做好做实并联审批工作。建立完善窗口审批机制,制定规则流程,强化日常管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能力水平。

3、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以建设国家级安全社区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筑牢企业自查自报自改防线、党政及行业监管的防线、专群结合监察隐患防线及综合督查防线“四道防线”,切实建好安全监督监管网络,抓好辖区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完善安全预防、应急处置队伍和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信访办理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健全镇、村、社三级信访和社会矛盾调解网络,坚持“一体两制三团”工作格局,发挥好群众接待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三个平台”作用,努力实现矛盾源头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巩固信访工作成果。加大“12345”居民诉求办理力度,努力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加强风险评估、预警分析和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六)围绕效能提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持续深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行政效能年”活动,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评估及群众测评,从机构设置、岗位轮换、制度建设、优化管理等方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开展“1233”专项治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狠抓干部教育,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干部作风问题,提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及专业本领。

各位代表!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拼搏奋进,为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谱写“福寿乡村•魅力元山”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