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归档专题 > 先进典型

【记者走一线】擦亮旅游品牌 带动百姓致富

——记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0-05-26 08:34来源:平昌县融媒体中心作者:李帜字体【  

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8月,是驷马镇当先村村民在村“两委”组织下创建的,目前有成员105人,资产500余万元。合作社成立以来,秉承“共同繁荣、共求发展”的理念,摒弃无序竞争,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擦亮“山里水乡、父亲村庄”旅游品牌,带动百姓致富。4年来,实现旅游总收入8500万元,直接吸纳和间接带动就业1000多人,从业人员年户均增收超3万元,为当先村百姓脱贫致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抱团发展 摒弃无序竞争

驷马河、花溪河交汇,当先村所在地是巴山深处有名的水乡;世界著名油画《父亲》创作于这里,当先村所在地又被称为“父亲村庄”。水上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以当先村为核心的驷马水乡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抓住同凯清洁能源建设拆迁的契机,平昌县委、县政府三产融合打造驷马水乡AAAA级旅游景区,引导当地村民从传统的农业耕种转型到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一步跨千年”,当先村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由典型的穷山村,转型为乡村旅游“明星村”,先后成立了蒙古包休闲营地、水上乐园、水尚玩家等5家旅游服务公司,由当地老百姓自主开办农家乐、宾馆、客栈等33家,还有更多的涉旅个体户、小摊贩,当先村不少村民也转型为旅游服务者和产业工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业主众多,没有统一组织,旅游业的发展陷入到了无序竞争中,当先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遭遇到“瓶颈”:缺乏长远规划,追逐“热钱”。一家业主上马了某个项目效益好,其他业主蜂拥而上该项目,同质化严重,很快陷入该项目游能“过剩”。缺乏协调机制,无序竞争。游能“过剩”,不同业主间争夺客源,无序竞争、相互杀价,甚至为争夺客源相互间恶语相向,严重影响景区声誉、破坏景区形象。缺乏统一标准,品质不高。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业主各自为阵,服务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宰客行为时有发生。缺乏安全监管,时有事故。各业主只注重自己客人的安全,对别的业主客人安全隐患视而不见,甚至乐见其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6年初,一位来自巴中市区的游客骑行休闲自行车,下坡时操作不当严重摔伤,业主赔偿2.6万多元,几个月的辛劳化为流水。缺乏统一规划,占地为“王”。自家房周围、自家原先的土地就是自家势力范围,排挤别人来经营。对此,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志德深有体会,6社的他拉甘蔗到5社去卖,居然被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制约着当先村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影响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进一步增收脱贫致富,急需找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当先村“两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牵头组建旅游合作社。2016年8月5日,在当先村两委的组织领导下和涉旅企业、当地村民的共同参与下,成立了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选举产生合作社领导机构,选举理事长1名,监事长1名,理事会成员5名,监事会成员5名;通过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内部机构、各工作人员职能职责。当先村乡村旅游发展,开始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范管理 擦亮旅游品牌

结束无序竞争、走上良性发展,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实现景区旅游资产重组,资产评估、折价为股,5000元/股,实行股份制改造,将景区原有涉旅企业、涉旅个体整合为一体。同时开放吸纳成员,辖区内、辖区外村民均可自愿加入合作社,同样以5000元/股的标准吸纳合作社成员。合作社105名成员出资总额达260万元,折合520股。合作社对辖区水陆旅游项目统筹协调,统一售票,统一管理,实行“一点购票,多点乘坐”方式,统一经营。

合作社对景区旅游项目统一规划、差异化发展,避免游能过剩,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经营效益。完善提升基础设施,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水上旅游专项规划,规范区域航行标识,新建浮动码头,对原有船只进行整体外观改造。

合作社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实行标准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年龄准入“门槛”,规定18周岁—60周岁的村民才能在合作社从事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大换血”,原先一批60多岁、甚至70好几的旅游从业人员全部转岗或者退休;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制定相关涉旅技术标准,包括服务标准、着衣标准、用语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从业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服务意识、旅游礼仪、从业技能等方面,一季度一次,全方位的培训,挂牌上岗,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焦项勇常年在景区制作售卖当地特色油炸鱼,一开始由于缺乏卫生、服务意识,生意总是不好。合作社人员了解情况后,指导他规范制作流程,提高食品卫生及服务意识。慢慢地,焦项勇开始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改变服务态度。“以前老是坐等客人上门来买,现在笑脸相迎,吆喝着卖,生意更好了。”焦项勇说。

合作社强化安全监管,定位定岗定责定人,设立了4个专职安全员,分为两班,全天候巡逻,发现隐患,整改隐患;推行“全员安全员”制度,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员工发现游客旅游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主动提示、及时提醒;各个旅游项目统一购买保险,规避安全风险。

4年来,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丰富旅游业态、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促进景区服务提档升级,让游客游的舒心、游的放心,擦亮了“山里水乡、父亲村庄”旅游品牌,当先村旅游产业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驷马水乡游客人数不断攀升,游客接待量从2015年底的43.4万人次,攀升到2019年的80.1万人次,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多,合作社的旅游收入也“水涨船高”,持续增长。

多元促增  带动百姓致富

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搭建起良好的增收平台,带动村里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多元增收致富。

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变单一收入为多重收入。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当先村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拓宽持续稳定增收渠道。合作社成立以后,及时宣传发动,先后105户当地村民利用资产和资金入股合作社,组织部分贫困户直接入股或到合作社就业,壮大和丰富旅游业态,把“资源(土地流转费用)变资本、资本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将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直接或间接带动全村从事旅游业及相关产业500余人增收。2019年底,全村27户贫困人口98人,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合作社带动村民变外出务工为就地创业。随着当先村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合作社的产业基础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的返乡创业人士,极大地激发当地村民和贫困人口创业积极性。合作社组织当地妇女28人(其中贫困户3户)创建“驷马水乡巾帼巧手坊”,2016年10月在省旅游产品展销会中获得银奖,巧手坊产品供不应求,年均收入达36万元,户均增收超过2万余元;鼓励和带动当先村村民万敏投资2000万元,建成集戏水、休闲、娱乐、餐饮、露营为一体的大型水上休闲中心,拥有5000平方米的水上乐园,年收入200余万元,季节性用工56人(含贫困户15人),固定用工10人(含2户贫困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元/户。

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增收。2016年以前,当先村的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靠土地流转、塘库堰等资产租赁作为主要的来源,村集体年收入不到2万余元,成效甚微。山里水乡合作社成立后,村两委将集体土地资源、房产资源等转入合作社,作为资本金入股,按照0.5%的收益进行分红,年集体收入增加5万元。2019年,利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投入20万元到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体验项目、餐饮、休闲茶楼、民宿等业态,带动200余户农户(贫困户5户)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20万元,破解了“空壳村”的窘境,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平昌县山里水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当先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合作社正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民宿、美食广场等旅游项目,吸纳带动更多的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入社,发挥出合作社更大发挥经济引领作用,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